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北大附中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日期:2020-02-22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49    评论:0    
核心提示:  北大师傅的同学们,八年级历史其实不难学,期末就是测试你的学习成就,历史的试题要人真对待。下面由学习啦我们为大家供应关

  北大师傅的同学们,八年级历史其实不难学,期末就是测试你的学习成就,历史的试题要人真对待。下面由学习啦我们为大家供应关于北大附中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期望对大家有协助!

  北大附中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试题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需要

  1.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采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族复兴之路 B.民主革命之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开放之路

  2.《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常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一般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某同学在写关于红军长征的小论文时,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迫使红军长征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巧渡金沙江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4.与右图联系最紧密的判断是

  A.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

  C.国共两党开始首次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民国二十七年,在《申报》上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最新时政消息?

  A.五四运动发生 B.台儿庄战役爆发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抗日战争获得胜利

  6.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策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区域,紧急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A.平津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 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A.赞成商务立国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规范

  C.提倡实业救国 D.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9.中国共产 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 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A.1842-1870 年 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 D.1921-1949年

  10.六十七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进京赶考。下列可以体现毛泽东进京赶考成绩的是

  ①和平解放x藏 ②进行抗美援朝 ③实行土地改革 ④达成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大家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国内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进步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就是

  A.颁布了《中毕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2.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右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国有企业改革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3.右图是某地的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

  量远高于其他年份。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起因是

  A.一五计划的推行

  B.杂交水稻技术的采用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大跃进运动的风靡

  14.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召开过多次要紧会议。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遵义会议解决了陈独秀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B.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共十三大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进步三步走策略部署

  D.中共十五大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5.关于右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要紧内容

  B.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要紧组成部分

  C.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最早确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D.实事求是的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16.据 统计,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年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造成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起因是

  A.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B.经济特区的打造

  C.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D.国有企业的改革

  17.右表所示内容,表明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西部大开发

  B.民族地区自治规范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

  D.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和宗教信仰

  18.2015年5月,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商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供应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D.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况开始被打破

  19.孔子曰:君子和而不一样,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一样而又不相互冲突。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种思想提出 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不侵犯 D.平等互惠

  20.1971年11月8日,美国《年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起因是

  A.美国乒乓队访华 B.中美正式打造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北大附中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试题非选择题

  二、判断题

  21.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打造无产阶级专政,达成共产主义。

  22.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新四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23.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知道放长江以北各省的基础。

  24.1951年,x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5.1993年,汪辜会谈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进步迈出了历史性的要紧一步。

  26.中国承办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三、填空题

  27.19 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 ▲ 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放战争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

  28. ▲ 战争中,黄继光为掩护战友夺回阵地,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是 ▲ 。

  29.新中国初期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国内存在两千多年 的 ▲ 规范;从1985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展开,重点是 ▲ 的改革。

  四、材料分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常识。依据设问,回答问题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右图所示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越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进步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进步飞速。

  请回答:

  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进步具有哪些特征?

  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进步的高峰在何时?造成

  此时飞速进步的理由有哪几种?

  结合所学常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进步的

  根本起因是什么?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大家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进步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大家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年代前进节奏的要紧秘籍,是坚持和进步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第一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必定,并在中央教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进步,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初二下册

  材料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进步和经验证明,大家打造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1月26日《新华日报》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哪一年召开的哪次要紧会议?

  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常识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政策分别是什么?

  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常识,谈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所起功效。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规范怎么样,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需要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要有选择其国家规范和生活方法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规范不一样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天新闻》

  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哄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仿佛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常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在国际上有何深远影响?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常识指出,当时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哪种外交政策?

  材料三反映的国内的外交收获有何重大意义?在这项收获获得的第二年,在中海外交史上另一件与美国有关的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收获是什么?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常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进步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北大附中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A B B D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C B B D A C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B A B A

  三、填空题:

  27.南昌 辽沈战役

  28.抗美援朝 焦裕禄

  29.封建土地 国有企业

  四、材料分析、问答题:

  30.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区域, 以轻工业为主。

  首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进。

  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

  3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啥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国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 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道路。

  3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处置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用途。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猜你喜爱:

1.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考试题目

2.2018年八年级历史期末备考经典习题

3.八年级历史期末必考点

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